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

读书会:不要把我一个人丢下

2021年4月16日 09:30
      对于婴儿来说断奶不是简单的不再从妈妈那里获取奶水的事情,其体验不亚于生离死别的过程,可能唤起更早期,乃至出生时的体验。断奶与分离当然也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时期,平缓的分离过程有助于孩子成长,
     关于分离的话题,在场的妈妈们很有感触,有人说自己在孩子断奶时没有觉得有什么“内涵”。

图片:南风

讨论: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



甲:如果和孩子沟通好,讲好没办法带她出去之类会不会好些,我们不是一般都这样。
乙:你以为他懂,其实他不懂的。
丙:那是很小的时候,要大了就好些,你说我去上班啊之类的。
乙:他嘴巴说可以可以,其实不理解…...
晓芳老师:照看未成年孩子是父母的职责,父母不应该把未成年且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(虽然国内还没有相关法律约束父母这样的行为),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,对孩子健康成长会造成伤害。父母“说服”孩子可以一个人留家里,看起来似乎很“民主”,也“征得”孩子同意。但孩子会误以为世界是这个样子的,自己是可以被留下的,自己必须不得不“提早独立”。父母对孩子有养育责任,无论怎样,还是要想办法保护好孩子。
晓芳:被留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创伤体验,当然正常发展过程也是逐渐离开父母最终独立的过程。孩子学步前,父母(养育者)应是寸步不离;可以爬行时,孩子在看得见父母的距离内自由活动,比如几米范围内;在孩子独立行走后,为探索外面的世界可以保持与父母更远的距离,甚至可以在只听到声音的范围内;直至孩子长大成人,才可以完全独立离开父母。

Photo by Tatiana Twinslol from Pexels

词汇:强迫性重复

晓芳:这里说的强迫性重复不是一种狭义的防御,是一种行为模式,人们在不断重复的某种(创伤性体验)行为,也是重复旧时创伤的某种体验,通过这种强迫性重复,创伤体验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控制,体验熟悉的感觉,或者在进行某种程度的修复。 

片段

克来茵之所以认为“断奶”具有中心地位,原因之一是它和“俄狄浦斯经验”的开始有紧密的关联,而此时这个经验主要以口腔的形式呈现。这和佛洛依德所描述的,在稍后阶段以生殖器为中心的“俄狄浦斯情结”不同。通常断奶发生的时间是在婴儿开始体验到妈妈是个完整的个体、会来来去去、时而在时而不在的时候.......这种新的经验将随之带来新的焦虑。

《内在生命,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》p62

晓芳:生活中,我们会见到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,大家常说的“老好人”,这类人往往会有这些焦虑,当需要拒绝别人时,他们的内心活动可能是:我担心这样说(做),对方会因此受伤,我很害怕伤害到别人(因为这会使人感到受伤)。比如,当同事说替我加班吧,他会说,好,好,好,但心里不想却又不能拒绝,因为拒绝对方会受伤或者会愤怒,进而讨厌自己。拒绝他人会伴随强烈的焦虑、自责感。回溯到小时候,假设某个时期,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生病、吵架,孩子会产生愤怒恐惧等不安的情绪体验,但由于还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,他会把这种愤怒等体验和外在事件联系在一起,误以为是自己造成的,产生强烈的焦虑和内疚感。

Photo by Katie E from Pexels


这周,我们读到《内在生命—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》第五章:孩童早期:断奶与分离。

图片:豆瓣


        想要学习更多内容欢迎参加读书会,了解人的一生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真相。


心理咨询流程

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预约流程


地图地址

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地址

福州市鼓楼区北二环中路恒力博纳广场2号写字楼524室


关于我们

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