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与一些家长交流时,发现很多家长对“感统训练”这四个字的熟悉程度远高于心理咨询。甚至有一次物业来我们机构时,以为我们就是搞多动的。于是我就对这门“生意”产生了好奇。
当我在微信文章中搜索“感统失调”,就会出现众多相关科普文章。搜狗引擎显示有三千多篇,甚至还有公众号叫“感统星球”,围绕感统话题做到每周多次更新,甚至日更,小编非常佩服。
如果你家有孩子,看着这些文章,你很快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有问题了,比如:胆小,注意力不集中,特别喜欢摸东西,对危险不够敏感,坐姿不正,对声音敏感......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。
有些文章说的好像也挺有道理,现在儿童肢体活动少,各个感官器官刺激不够,所以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。我心想,这不就是孩子玩的少吗?有那么多免费的玩乐方式,何必非要花钱去机构玩呢?也许有人会说,机构是针对孩子的某个方面不足,专门训练。我要说,人的主要感知器官就那么几个,如果孩子某些地方真的“有偏差”,家长会不知道吗?对于机构来说,这些活动至少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创伤。玩乐,活动,能保证安全,也不会有什么问题。这个钱太好赚了。当然也有少数不同的声音存在,比如:(可以点开阅读)
心理咨询师都会学习精神疾病诊断手册,通过翻阅其中关于儿童各种症状描述的部分,以及在工作中接触过的实际案例,我有这样一种感受:除了少数神经系统发育的生理问题(这种儿童不需要专家判断,家长也能清晰觉察),大部分儿童都是介于极端安静与极端活泼之间,程度不同,气质不同而已,谈不上所谓的“病”。对于儿童,其人格都还没有完全定型,也不能说其人格如何如何。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的观点。在日常生活中,很少有父母会为一个安静、听话的孩子而不安,但是,如果孩子不那么听话,或者不喜欢做某些事,或者不那么合群,或者不符合大人的喜好,家长就会开始焦虑,脑子里不断浮现对孩子未来不幸人生的各种想象。于是,如自闭,多动,阿兹伯格,感统失调等等这类“标签”,就进入了父母们的视野。对于“病”或者“问题”,人都会有羞耻感,但如果父母因此有了不好的感受,可能害怕帮助孩子一起面对,孩子也会认同父母的想法和感受,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。
那给孩子下这些定义是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呢?我也不这么认为。也许因为发现孩子和周围人的“不一样”,是一种“问题”,一些原本不理解孩子,无法忍受孩子行为的父母,开始关注孩子,学习相关知识,慢慢能够理解孩子,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,学会如何面对这些“问题“,有意识地提供心理和现实层面的支持。如果家长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,那,是时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们的帮助了。